双层叠帐和普通的蚊帐可不一样,它有两层,支起来后,里面一层长度拖地,外面一层短一点离地面20厘米左右,方便蚊子飞到帐内,又没法进入内帐。一人坐在内帐里面,露出小腿和胳膊吸引蚊子,蚊子靠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定位,坐在内帐中的人就是诱饵。还有一人在外帐内,火眼金睛找蚊子,一旦发现有蚊子停落在蚊帐上就用电动吸蚊器抓住蚊子。一般每个点持续半个小时,根据抓住蚊子的数量可计算出叮咬指数,每隔3天就监测一次,根据结果制定详细定灭蚊方案。
针对蚊密度监测还有哪些方法?
主要是采用双层叠帐法和诱蚊灯法。不同的是,诱蚊灯法能监测到各种有趋光习性的蚊虫。他们选择远离干扰光源的场所挂灯,诱蚊灯光源离地1.5米,日落前1小时接通电源,开启诱蚊灯诱捕蚊虫,直到次日日出后1小时,密闭收集器后,再关闭电源,将集蚊盒取出。用麻醉或冰箱冷冻处死收集到的蚊虫,鉴定种类、性别并计数。
针对幼蚊监测主要采用布雷图指数法和勺捕法:
布雷图指数是指平均每100户住宅附近,有伊蚊幼虫(孑孓)孳生的积水容器总数。指数在5以下,属于安全范围;指数高于20,则意味着一旦有外部病例输入,就可能在该地区造成登革热等蚊媒疾病的流行。
勺捕法则是在每个监测县(区)选取户外大中型水体共20处进行调查,沿着水体岸边,每隔10米选择一个采样点,每个水体共捞10勺,吸出幼蚊(蛹)并放入采样管中,进行种类鉴定。
蚊虫密度对于相关蚊媒传染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,能帮助掌握各种蚊子的活动规律,为预防蚊媒疾病的传播提供数据支持。